一片茶葉的旅程(新時代畫卷)

一片茶葉的旅程(新時代畫卷)

57閱讀 2022-06-22 01:29 頭條

山谷披翠,綠波層層,白云舒卷。站在云南省普洱市的茶園里,除了心曠神怡,還多了幾分懷古幽思:這里曾是清代普洱府所在地,茶馬古道通達八方,茶葉或“茶馬互市”流轉各地,或順流而下到達南洋。形如圓月味最釅,竹箬包裹的一筒“七子餅茶”里,既有千年歷史煙云,又有深厚文化底蘊,到如今綿延不絕,新韻迭出。這一片神奇的葉子,惠澤民生。  

普洱思茅區(qū)祖祥有機茶園。人民網 記者 虎遵會 攝


這是一杯古茶。陸羽說,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。唐代樊綽《蠻書》言,茶出銀生城界諸山。普洱茶蒸壓后,造型有餅茶有團茶,還保留著宋朝制茶“龍團鳳餅”的習俗。  

村民正在采摘春茶。饒雪松 攝(影像中國)


云南的莽莽群山里,仍有許多百年以上古茶樹。云南現(xiàn)有古茶樹91萬畝,約5400萬株,是全世界古茶園保存面積最大、古茶樹和野生茶樹群落保存數量最多的地方。古茶樹都是喬木,以播種茶籽的有性繁殖方式生長,置身與森林混生、融為一體的古茶園,體驗古法農業(yè)智慧,耳畔清亮的茶歌在山林蕩漾回響。  

普洱思茅區(qū)云盤山茶園的茶農正在晾曬春茶。盧磊 攝(影像中國)


一杯古樹普洱茶,從采到制乃至品飲,都風格迥異特色鮮明。因為山間喬木發(fā)芽較晚,普洱茶并不追求清明前采摘;采摘芽葉也不以嫩或形為貴,留足茶梗滋味更加醇厚。采回攤晾,待茶葉走水變得柔軟,大鐵鍋已經燒熱。柴火燒得多旺,均勻翻炒多久,出鍋后揉捻輕重多少,全在于看茶做茶,“運用之妙,存乎一心”。但且慢,普洱茶不像綠茶被“炒熟”,而是保持生意,揉捻后經明亮的高原陽光曬干,留待歲月慢慢轉化,憑造化之功越陳越香。待進一步渥堆發(fā)酵,變成溫潤醇和的普洱熟茶,里面則包含著微生物菌群的作用。

工人用筍殼包裝普洱茶七子餅。邵鴻雁 攝(影像中國)   

中老鐵路上,一列貨運列車經過普洱思茅區(qū)茶園。人民網 記者 虎遵會 攝


品飲普洱茶也是儀式感十足。拿出一餅茶賞其餅形是否周正,聞其香氣是否純凈無雜,然后用茶針適量撬取,溫杯燙盞,煮水烹茶。云南氣候地理多樣,不同風土帶來不同風味,加上手工制茶各有擅場,再加之年份和倉儲環(huán)境不同,造就了普洱茶千變萬化的滋味口感。茶可獨飲可友聚,拿起放下之間,品人生哲理,味歲月悠悠,聊人間萬象。  

歷史走到今天,古韻悠悠的普洱茶也開枝散葉,生發(fā)新意。從追求高產茶園,到如今進行生態(tài)有機改造,讓茶更健康;通過科技攻關、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,讓普洱茶產品更加多元;從喝茶到愛上茶園,茶鄉(xiāng)云南邀請世界茶友來游茶山、品茶宴、賞茶俗……

(記者 徐元鋒)


來源:人民日報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

上一頁:蒙頂山“人間茶源 春滿蒙頂”專題影展在成都茶店子開幕

下一頁:建標準,強產業(yè):《平昌青芽茶》地方標準專家評審會圓滿召開

相關閱讀

茶友網
滇ICP備19006320號-4
滇ICP備19006320號-4